ERP初階(四):MRP基本構成
MRP基本構成
(1)主生產計劃(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簡稱MPS)
主生產計劃是確定每一具體的最終產品在每一具體時間段內生產數量的計劃。這里的最終產品是指對于企業(yè)來說最終完成、要出廠的完成品,它要具體到產品的品種、型號。這里的具體時間段,通常是以周為單位,在有些情況下,也可以是日、旬、月。主生產計劃詳細規(guī)定生產什么、什么時段應該產出,它是獨立需求計劃。主生產計劃根據客戶合同和市場預測,把經營計劃或生產大綱中的產品系列具體化,使之成為展開物料需求計劃的主要依據,起到了從綜合計劃向具體計劃過渡的承上啟下作用。
(2)產品結構與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 BOM)
MRP系統(tǒng)要正確計算出物料需求的時間和數量,特別是相關需求物料的數量和時間,首先要使系統(tǒng)能夠知道企業(yè)所制造的產品結構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產品結構列出構成成品或裝配件的所有部件、組件、零件等的組成、裝配關系和數量要求。它是MRP產品拆零的基礎。
當然,這并不是我們最終所要的BOM。為了便于計算機識別,必須把產品結構圖轉換成規(guī)范的數據格式,這種用規(guī)范的數據格式來描述產品結構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單。它必須說明組件(部件)中各種物料需求的數量和相互之間的組成結構關系。
(3)庫存信息
庫存信息是保存企業(yè)所有產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存在狀態(tài)的數據庫。在MRP系統(tǒng)中,將產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甚至工裝工具等統(tǒng)稱為“物料”或“項目”。為便于計算機識別,必須對物料進行編碼。物料編碼是MRP系統(tǒng)識別物料的唯一標識。
①現有庫存量:是指在企業(yè)倉庫中實際存放的物料的可用庫存數量。
②計劃收到量(在途量):是指根據正在執(zhí)行中的采購訂單或生產訂單,在未來某個時段物料將要入庫或將要完成的數量。
③已分配量:是指尚保存在倉庫中但已被分配掉的物料數量。
④提前期:是指執(zhí)行某項任務由開始到完成所消耗的時間。
⑤訂購(生產)批量:在某個時段內向供應商訂購或要求生產部門生產某種物料的數量。
⑥安全庫存量:為了預防需求或供應方面的不可預測的波動,在倉庫中經常應保持最低庫存數量作為安全庫存量。
根據以上的各個數值,可以計算出某項物料的凈需求量:凈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 計劃收到量-現有庫存量